Sunday, June 27, 2010

轉載:買樓發達已不復再 泡沫爆破指日可待

2010年5月20日
一名經人

買樓發達已不復再 泡沫爆破指日可待

近月出席公開場合,少不免會談到樓市。良久以前曾指出,買樓目的只有三個:一是自用自住;二是租人家住;三是善價而沽。學術上講,第一類是有折舊無增值的消費;第二類是享定息收益的投資;第三類則是純賺價差的投機。首兩類是有人住的,第三類則沒有,北水南湧的多屬後者。

長遠來說,樓是給人住的,不是用來丟空的。早輪興起「奇特」說法,指什麼富豪太多錢了,總會買了不賣,實在廢話至極。升市之時,當然買了不賣;要是一、二、三、四成地跌下去,不賣?保值功能不再,不賣理據何在?

「奇特論」暴露經濟無知

所 謂太陽之下無新事,世上沒有什麼「奇特」說法。曾姓長官指樓價便宜之時市民不買,硬要待貴了之後才去追貨,說是「奇特」。此說只再一次暴露其經濟無知兼常 識弱智。樓價暴跌之際,買入隨時變負資產,所謂莫買當頭跌就是此意。還有,樓價大跌經濟必差。失業者眾,又怎供樓?即使有工在手亦朝難保夕。此輩若非於於 大氣電波上公然戾橫折曲,便是連買樓須視乎就業前景這基本常識都不懂,實在教人嘆為觀止。

早已指出摩廈快將落成,樓價不會無止境升。是故在 下於公開場合只會同意炒者方買,至於買入住人者,顯然時辰未到。既然開宗明義炒樓,樓價自然可升可跌,輸贏自知,賺蝕自負。對於上車置業結婚產子者,則請 銘記,當前全港單位數目仍比住戶數目多出超過二十萬,樓市的長遠前景似乎不怎亮麗,買樓發達之說已成過去式了,現作探討。

要分析可靠,先要有夠大的樣本,夠長的數據。曾於「樓市四十年,數據由我編」一文列出1969年起的樓價指數【圖1】。然而租金紀錄遠至1958年,可否貪心一點將樓價駁遠一些?因從對數比例可見,駁遠些少可包含五、六十年代兩次跌市【圖2】。









這 要參考一些較遠但可信的樓市數據。據官方紀錄,本港新建住宅單位曾分別於1956及1965年起兩度大跌,有理由相信當時樓價也曾兩度下跌,儘管時間上或 有出入【圖3】。曾見有文論及本港一百二十年樓價周期,當中提到兩次跌市分別由1958至64年,接着便是1979至85年。這顯然與數據不符:五○年代 一次跌市應沒這麼長,六○年代中的一次跌市失蹤了,而之後一次應由1981至84年。至於那些更古遠的,更無從證實。




過 去四十餘年的樓價帶出一個清楚訊息,就是買樓發達的日子早已止於十幾年前。以對數計,樓價趨勢於1993年起呈結構性轉變,由長升長有轉為橫行微向下【圖 4】。究其原因,當時長遠經濟增長趨勢也呈結構性下跌,由7%以上跌至4%以下【圖5】。由此可見,真正影響樓價的長遠因素是經濟。經濟既已飽和,別再奢 望買樓發達了。








講 過長遠因素,周期因素又有哪些?很多人以為是息口。過去數年,拙文不斷重申「樓價靠經濟,息口無關係」,但人的迷信根深柢固(包括在下的好些同事),根本 聽不入耳。觀圖可見,無論1982年前的大加息潮還是之後至1993年的大減息潮,樓價皆在上升【圖6】。說七、八十年代的長升反映人口增長、產業提升不 更像樣嗎?何用強加息口因素?即使只計周期上落,亦不見得加息樓價跌(粗線)、減息樓價升(幼線)。





在 下提到這點之時,曹仁超指出所言甚是。不過,老曹吩咐在下將息口因素換上貨幣供應,看看如何。本欄從不接受讀者點唱(讀者可以自行分析,但請不要諸多吩 咐);不過老曹叫到,即管舉手效勞。金管局的M2數據只至1970年;但從姚啟勳及饒餘慶等舊作卻可找到遠至1945年的M2紀錄,同皆出自《憲報》。觀 圖又見,M2增長減慢之時,樓價不一定跌【圖7,粗線】。至於M2增長加快之日,樓價亦未必升(幼線)。





續升不會維時很久

樓 價與美國的息口政策無關,那與本港的滙率政策又是否有關?答案亦不見得有。本港掛過美元、英鎊亦浮動過,但每個滙率年代樓價皆升過跌過,關係不明【圖 8】。即使眾人皆指的賣地因素,觀圖所見,亦不見與樓價有明顯關係【圖9】。最簡單的,是1997至2003年間本港年度賣地一路減少,樓價卻於97年見 頂後一路跌至03年。要找周期因素,選來選去還非通脹莫屬。








畢 竟在一價定律(Law of One Price)下,什麼價格皆會同升共跌。通脹既升,樓價自然有份,問題只是孰先孰後矣。數據顯示,本港樓價變幅領先物價變幅(通脹)大約一年;縱這結論只 是平均而言、且偶有出入,但四十幾年來大抵準確【圖10】。在通脹有望重臨之下,說樓價還會續升實不無理據。




但技術點看,早輪樓價升勢確有點「九七味道」,拼圖而言,即使續升亦不會維時很久【圖11】。再者,成交宗數向來領先樓價四個月【圖12】,近月成交已見回落,意味樓價將跟隨;但這樓價回落是調整後爆最後升浪,還是見頂回落?年內必有分曉。










由此說來,泡沫必會爆破,只差是爆破之前會否再升一轉而已。對於炒家而言或是機會;但對收租客而言,小心死約自縛;至於對準買家而言,稍安毋躁,好事近了。 交通銀行(香港分行)